板龍舞
績溪縣伏嶺鎮北村,作為一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中國傳統村落,村內古建筑錯落有致,民間技藝豐富多樣。板龍舞是北村沿襲數百年的春節傳統習俗,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。
大年初三的傍晚,天空中飄著小雪,北村的程氏支祠內一派熱鬧景象。每逢正月初三,北村都會舉行舞板龍儀式,村里36歲的男丁每人負責舞一段龍身,今年的龍身有15段,每段龍身都貼上紅紙,寓意來年紅紅火火。
五時整,板龍舞表演正式開始,鑼鼓隊先行,2人負責舞龍尾,8人負責舞龍頭,龍身各段與龍頭龍尾分離,按照龍身先出,而后龍尾,最后龍頭的順序抬離祠堂。在街巷的起點,鞭炮聲助興,龍頭、龍身、龍尾完成拼接并在內部點上紅蠟燭,一條威武神氣的板龍凜然呈現,栩栩如生,引得村民和游客紛紛稱贊,駐足拍照。舞龍隊走街串戶,給家家戶戶拜年,道喜送福,龍燈巡游,時而跳躍、時而盤旋、時而翻轉,向大家展示著團結向上、朝氣蓬勃的北村形象。靜謐山村的春節,也因這板龍舞而散發出濃濃的年味。
濃濃的年味背后,蘊含著深深的文化內涵,也寄托著人民對歷史與文化的尊重,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。接下來,伏嶺鎮將繼續深扎傳統沃土,賡續文化根脈,讓文化自信在伏嶺根深葉茂!
(文/陳媛 圖/許毅為 汪在毅)